11月26日,“2022第五屆中國(黃石)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大會暨2022全國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深度行”在黃石拉開帷幕。大會堅持“立足黃石,引領湖北,面向全國”總體定位,密切結合工業互聯網發展階段與熱點,以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走深向實為目標導向,深度釋放大會平臺價值,為全國產業伙伴持續搭建高質量的交流合作平臺。
大冶特鋼“460燈塔工廠精益數字化應用平臺”是本次大會的重點簽約項目,北京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北科工研”)副院長邵健參加大會簽約儀式。大冶特殊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冶特鋼”)隸屬中信泰富特鋼集團,擁有特殊鋼430萬噸、鋼材400萬噸的產能,是中國品種規格最齊全的高品質棒材、高端中厚壁無縫鋼管、高合金鍛材三大特鋼生產基地,工藝技術和裝備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特別是工程機械用無縫鋼管已連續13年全球第一,石油工具及裝備用中厚壁無縫鋼管連續10年產銷量全國第一,大口徑厚壁高壓鍋爐用管連續5年產銷量全國第一。460無縫鋼管作為大冶特鋼鋼管生產的主力產線,數字化轉型方興未艾,此次擬通過數字化建設進一步擴大其在中厚壁無縫鋼管的技術和市場領跑優勢。
對于絕大多數管、型、棒、輪、軌梁等特鋼企業,長期以來,精準物料跟蹤和生產業務上線一直都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兩座大山。在工廠大規模生產中,要在多品種、小批量、定制化條件下實現生產精益化管控難度極大,從計劃排程開始到物料完工報產繳庫,所有中間環節都是線下手工作業,通過卡片或離線系統傳遞信息,不解決這些最基礎的生產全過程痛點問題,數字化轉型不可能有實效。北科工研此次牽手大冶特鋼,旨在攻克大規模、小批量、定制化生產模式下特鋼數字化轉型重大技術難題,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科技大學老教授的重要回信精神為契機,做出行業技術創新發展的北科擔當。
通過實施精益數字化應用平臺,實現數據和業務無縫貫通,各新舊業務系統實現信息互通和狀態實時共享,業務應用(生產、質量、能源、逐支跟蹤等)與數字孿生實時交互,實現工廠各業務層面的無紙化作業和高效運行,為大冶460鋼管廠植入智慧工業大腦。項目建設的創新性內容包括:以生產和工藝需求為驅動的產線全域工業互聯網平臺、鋼管三維表面缺陷檢測技術及智能裝備、基于機器視覺-多場景標簽-邏輯跟蹤融合的鋼管全生命周期逐支跟蹤系統、一鍵智能排程及生產全流程自動跟蹤與精益分析、事前事中事后質量一貫制推送與管理、精細化能源管控、數字孿生技術等功能。針對大冶460中厚壁無縫鋼管大規模、小批量、定制化的生產特點,此次提供“組合拳”式的整體數字工廠解決方案,旨在提升訂單準時交貨率、庫存周轉率、資源綜合利用率、生產效率,降低質量損失率等,項目預計在2023年4月整體完工。